葡萄胎是以妊娠后胚胎“葡萄”样病变为特点的妊娠滋养细胞疾病
常见表现为停经后阴道流血
病因尚不完全清楚,与遗传、营养、年龄、环境等有关
主要治疗方式为清除宫内葡萄胎组织
金牌医生
内侧中
葡萄胎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,以下因素可能会导致葡萄胎,或增加葡萄胎发生的概率。
染色体核型为二倍体,均来自父系,其中90%为(46,XX),由一个细胞核基因物质缺失或失活的空卵与一个单倍体精子(23,X)受精,经自身复制为2倍体(46,XX)。另有10%核型为(46,XY),是由一个空卵分别和两个单倍体精子(23,X和23,Y)同时受精而成。
核型90%以上为三倍体,若胎儿同时存在,其核型一般也为三倍体。
最常见的核型是(69,XXY),其余为(69,XXX)或(69,XYY),是由一看似正常的单倍体卵子和两个单倍体精子受精,或由一看似正常的单倍体卵子(精子)和一个减数分裂缺陷的双倍体精子(卵子)受精而成,所以一套多余的染色体也常来自父方。
不管是完全性还是部分性葡萄胎,多余的父源基因物质是造成滋养细胞增生的主要原因。
葡萄胎多见于食米国家,因此被认为与营养状况有关。
饮食中缺乏胡萝卜素、维生素A、动物脂肪者,发生葡萄胎的概率显著升高。
女性妊娠年龄过大或过小,都可能会增加葡萄胎发生的概率。
大于35岁和40岁女性的葡萄胎发生率分别是年轻女性的2倍和7.5倍,而大于50岁的女性妊娠时约1/3发生葡萄胎。
小于20岁女性的葡萄胎发生率也显著升高。
不少学者认为,葡萄胎与病毒感染有关,但至今未找出真正证据。
部分学者认为,葡萄胎的发生与卵巢功能不健全或已衰退有关,故多见于20岁以下以及40岁以上女性。
动物实验证明,怀孕早期切除卵巢,可使胎盘产生水泡样变,因而认为雌激素不足可能是葡萄胎的原因。
可能与卵子本身发育异常有关。
不同种族间葡萄胎的发病率存在差异。
有报道,美国黑人女性葡萄胎的发病率仅为其他女性的一半。在新加坡,欧亚混血人种葡萄胎的发病率比中国人、印度人、马来西亚人高2倍。
既往葡萄胎史也是高危因素,有过1次和2次葡萄胎妊娠者,再次发生率分别为1%和15%~20%。
流产和不孕史也可能是高危因素。
地域、环境、经济水平等因素也可能会影响葡萄胎的发生。
葡萄胎是由于受精卵异常发育形成的,多余的父源基因物质是滋养细胞增生的主要原因,并与基因组印迹紊乱有关。
胚胎的正常发育需要基因组印迹正常,父母双亲染色体的共同参与才能确保基因组印迹的正常调控。
完全性葡萄胎染色体都来源于父亲,缺乏母源染色体;部分性葡萄胎除正常染色体外,常多余一套父源染色体,必然导致基因组印迹紊乱,引起滋养细胞增生。